互联网

·

迷茫的知乎,下一步的出路在哪儿?

锌媒体报道

“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谁也不曾想到,在世界杯期间,一向“浓眉大眼”的知乎,会因为刘昊然的这支连续的“知道三问”的广告片,火了,被网友喷了,也让一部分资格颇老的知乎用户“扼腕叹息”。

  虽然知乎公开回应到:“有问题,上知乎”是此次广告投放的主线。这一轮次广告承载的目的是:“让更多没有使用过知乎的新用户认识到,知乎是一个可以给他们提供怎样价值的产品。”但是在知乎的拥趸们看来,这个广告显示的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诉求:希望有更多人的知道知乎,用知乎。并且,广告片企望吸纳的,并不是知乎曾经引以为傲的高端人群和内容生产者,而是内容的消费者。

  这一切再明显不过。颇有点脑白金广告痕迹的这支新广告片,和此前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的品牌广告片相比,少了宏大的画风和丰富的想象力,毫无“高大上”的风范和厚度。刘昊然的“小奶狗”人设,更是奔着吸引女性用户而来——有数据统计,知乎的女性用户比例仅占到三成。

  一则广告新片,播出了知乎的迷茫和焦虑。

  1,产品陷入瓶颈,流量0增长

  百度指数显示,在广告投放后,用户搜索知乎的行为依然是以工作日高峰、双休日低谷的常规模式,近一个月以来的搜索情况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下载量更是有点凄凉。ASO100指数显示,一个月依赖,在iOS端的App排名方面,知乎已经从高点的118名跌落到231名。



  2018年5月,知乎对外宣布注册用户数达到1.6亿,日活跃用户为3400万。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数据,但值得推敲的是,2017年9月,知乎对外宣称注册用户突破1亿,日活跃用户2600万。也就是说,知乎的日活跃用户并没有实现与注册用户匹配的增长。

  这一数据还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质疑。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的风险投资人褚自航就对知乎日活数量保持怀疑,表示其增速“肯定比不上今日头条、趣头条那些产品”。

  艾瑞统计的知乎App日活数据显示,知乎App日均独立设备数从2017年4月的不足400万台,增加到2018年3月的730万台。尽管增长势头良好,但即使按一台设备背后是一个用户计算,App设备日活不到800万,也只是知乎官方宣布的3400万日活的约1/4。

  考虑到pc互联网已经式微,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内容生产和消费的主流,知乎的日活跃用户,极有可能远远低于官方对外传播的数据。对于这个知识分享社区来说,流量的停滞带来的后果将是极为可怕的。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知乎会在世界杯期间以刘昊然为代言人疯狂投入这样一个“脑白金式”的广告。

  2,尝试新业务探索,但知识付费业务走得并不顺

  就在本月6号,知乎正式宣布将“知识市场”改名为“知乎大学”,一个囊括知乎几乎所有付费产品的会员服务“超级会员”开始正式售卖,标价每年 348 元。

  “知乎大学”产品几乎囊括了知乎此前的知识付费业务:“课程体系”包括了 live 小讲和私家课,“书的体系”包含了知乎书店和“知乎·读书会”,“训练营”则是导师陪伴式线上学习课程,如写作训练营、小语种训练营等。

  知乎的对外解释是,以“会员”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分散但总价更高的付费服务的难题。知乎高层也称,知乎大学“并不是出于商业化的考虑,知乎大学现在并没有承担知乎商业化方面上的一些压力。”

  但不难看出,大一统的“会员制”的推行,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知识付费业务在知乎平台上开展得并不顺利。知乎显然更希望,用以年为单位的会员模式锁定用户,让用户更频繁地在平台上流动,并且以会员模式快速创造更高的估值。

  这其中无法避免的矛盾在于,用户是否愿意为事实上并不那么稳定的知识付费内容买单,虽然知乎CEO周源曾经明确表示,知乎的价值观一直非常明确,“我们从来不以低质内容换流量,我们只做有价值、可沉淀的内容”,但大量用户涌入带来低质量内容已经是不争事实。

  此外,知识付费的创业者么,是否能从中得到确切的收益?根据36氪此前报道,一位知识付费的创业者Steven,在知乎Live 上,单月最高收益能够达到2万。但一年之后,这笔收益已经不到3000元。另据界面报道,从2016年到2017年,知乎电子书方面,知乎总共也才为用户带来了30万元的版税收入,这些钱分到每个人的人头上几乎不剩什么。

  3,大V纷纷出走,留下一地鸡毛

  而这种情况下,大V怎能不出逃?

  2017年8月,今日头条的头条问答独立成功的悟空问答,被爆出花300万高价挖知乎大V,还在前不久宣布将要在接下来的2018年,投入10亿元真金白银补贴作者,,奖励答主们。

  这被看做是知乎大V人群的滑铁卢。有消息显示,知乎沉默用户在全体用户的占比高达59.65%,知乎大V更是平台内容生产中严重倚赖的群体。目前知乎粉丝上万的大V,也不过数千人。在几次大规模的积极进攻下,悟空问答的流量快速上涨。而知乎和头条之间的暗战也一触即发。

  当然事实上,悟空问答挖角并不是知乎大V出逃的开始。对于知乎大V来说,这个以UGC为核心的问答社区,却始终未能为他们提供创作优质内容的激励机制。在知乎2016年的高速成长期,大V们努力向知乎外的平台导流、在问答末尾贴上自己的公众号二维码的行为,早已经是常态。

  在内容质量每况愈下的环境下,可以生产高质量内容的大V出逃,更容易引发公众、媒体和投资人对知乎业务模式的担忧。

  4,费尽心力尝试商业化,但依旧止步不前

  知乎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它的解法是:全力将流量留存在自我平台上,全力吸纳新用户,以及加速商业化。

  航通社一篇《日活3000万的知乎,如今依然离不开搜索引擎》,完整地描绘了知乎的流量饥渴:

  1)为了替代第三方统计服务,知乎推出了官方的“知乎指数”;

  2)为了替代个人用户的知识变现需求,知乎开发了Live等知识付费产品;

  3)为了替代优酷、B站等视频嵌入需求,知乎开发了站内视频上传;

  4)为了满足微小内容的创作,阻断作者转移到微博、微头条等地,知乎先是隐藏了用户资料页的新浪微博图标,后推出自己的“想法”功能;

  5)为了防止导流到微信公众号,知乎强制转换二维码图片为微信不能识别的文字链接;为了替代部分厂家找大V写软文的营销需求,知乎推出官方“机构账号”功能,并开启了App和网站内部的原生和信息流广告业务……

  而吸纳新用户的方面,如本文开头所述,从世界杯广告轰炸中可见一斑,但并未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在商业化方面,来自用户的感受最为直观。蓝鲸TMT一篇质疑知乎商业化的文章指出,在知乎的首页信息流里,付费板块的内容和广告出现的频率明显在变高,比如说知乎live、付费课程、以及一些软性广告,这些信息大概每刷 5 条问答帖就会出现一条。“知乎正在从过去克制而淡定的风格,逐渐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加速气氛中。”

  虽然知乎官方回应称:“用户体验来源于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用户在浏览内容的时候确实需要品牌信息,那就不会是打扰。”但是,剧增的广告对浏览体验的打扰,却已经是不争事实。

  正在经历迷茫期的知乎,下一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是前行还是搁浅,估计知乎内心也是未知数。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