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快手加码万亿外卖生意,推出团购配送到家

锌媒体报道

从今年3月开始,快手基于部分本地生活商家的外送需求,进行商品外送功能优化,在商家售卖的团购套餐中,快手平台不仅在服务保障中增加了“仅支持外送”的标签,还增加了“外卖到家”的功能服务,由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在快手上用户也能够享受团购配送到家的服务。

实际上,快手的整个外卖模式与抖音外卖类似,平台并不亲自参与配送服务,而是为商家提供外送上的产品配套支持,包括提供团购商品的外卖展示标签,配送下单按钮等,出餐、配送等服务仍由商家完成。

而在此前,快手APP内并没有这些外送功能。去年11月,Tech星球曾披露,快手部分合作商家已将外送服务延伸至快手,即快手的部分团购也支持外卖到家。但整个过程是仅仅是快手商家自发行为,也没有如今快手这样予以支持。此外,整个配送需在商家指定的微信小程序或第三方APP内完成。

如今,用户已经可以在快手APP内,完成外卖团购商品从下单到配送到家的全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外卖的快手商家也在扩大。去年11月,快手客服表示,当时本地生活团购订单暂时仅支持部分肯德基和海底捞商品外卖/外送。而现在,拥有自配送能力的品牌商家都可以通过受邀的方式,获得快手团购配送到家的能力。

从到店团购,向到家团购进军,作为日活用户近4亿的短视频平台,快手成为继抖音后,第二个发力外卖的短视频平台。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又将迎来一位重磅级玩家。

快手也能点外卖了

Tech星球通过体验发现,在快手APP内还没有专门的外卖入口,用户需要在“团购优惠”频道内搜索外卖等关键词,才能够显示外卖商品。

Tech星球从部分商家了解到,团购配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单价较高的商家,比如烧烤、小龙虾、烤肉等餐饮类目,价格在大几十到上百元,,未来是否会向客单价低的商家逐步开放此功能,还需进一步观察。

以烧烤外卖为例,进入某商家的烧烤套餐下单页,除了看到套餐信息外,还能看到带有“进外送”的服务保障标签,指明商品仅支持外送。

图注:外卖配送到家的商品页面。

在线点单成功后,会在结果页出现一个“外卖下单”的按钮,非外卖团购套餐则不会显示类似字样的按钮。用户需要通过小程序兑换并预约配送到家。

Tech星球在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的《商品类目和属性明细》中发现,对小程序的商品关键属性的核销类型的代码中,确实可以看到支持外送、到店/外送均可的字样。

图注: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截图。

具体的配送操作流程是,点击“外卖下单”按钮后,会跳转至快手小程序进行外卖配送的操作页,用户可以选择立即配送或预约配送,紧接着填写地址和口味、备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在点击提交配送订单,即可完成配送操作,等待外卖到家。

图注:快手外卖下单操作页面。

配送服务由商家提供,配送费不定,比如,有的商家3-10公里免费配送,超出范围则需要支付额外的配送费。

有部分商家甚至在快手开启了外卖直播带货。在某龙虾直播间内,主播表示他们受快手邀请,刚开通外卖服务,Tech星球发现,位列他们直播间第一的可外送商品已经售卖超6000单,销售额超60万元。

图注:快手上的外卖直播带货页面。

对于快手的外卖业务,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是依靠商家配送的“团购配送”服务,更加符合快手自身的打法,也填补了快手本地生活在到家团购赛道上的空白。

围绕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消费场景,线上实现交易闭环,线下通过即时配送完成交易履约,对于快手而言,多一个场景也就意味着多一分商业想象空间。

外卖会成为快手的爆发点吗?

从市场需求看,国内外卖市场还未饱和。据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配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稳定在12%左右。用户规模更是已经突破了5亿人,仍有30%的市场未被渗透。对于快手而言,仍有一定的机会。

作为日活用户近4亿的平台,快手上的用户也存在一定的外卖需求。在快手内搜索“快手外卖”等字样,可以发现有不少有关快手外卖开通服务的视频。

Tech星球联系到一位可以开通快手外卖小程序的服务商,他告诉Tech星球,发布外卖开通服务视频后,自今年4月起,就收到了多达300多条的快手外卖咨询信息,商家对商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位已在快手开通外卖服务的商家运营人员李月告诉Tech星球,快手内用户对外卖的需求挺大。在快手还未支持商家做外送服务时,他就想做外卖。只不过步骤较为繁琐,需要在其团购套餐的商品标题中注明了“可配送”字样,用户在购买团购套餐后,私信商家快手后台并将收货信息发送过去,他们就会为消费者提供自行配送服务,或者寻找闪送、达达等第三方平台配送,接着当面或是由买家将团购券二维码私信发送至商家的快手后台,从而完成商品的核销。

即便操作复杂繁琐,他们每个月也能有10多万元的销售额。

而在李月所在的商铺,4月份正式开通外送服务后,一个月时间,外卖总单量就超过2000,销售额得到明显提升,达20万元,为了增加订单量,他们除了发布挂载外卖商品信息的短视频外,还开启了直播带货。

如今,像李月所在的店铺这样,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打通外卖销售渠道的商家已不在少数。而且,甚至有部分商家以外卖为卖点的短视频内容,获得过万的点赞,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

但短视频平台做外卖也并非易事。《晚点Late Post》去年披露,抖音外卖业务已放弃2023年达成1000亿元GMV的目标,GMV也不再是团队下半年最看重的指标。据了解,该业务当前的重心已转为:尝试用更多方式跑通业务流程。另据鞭牛士透露,抖音外卖已从本地生活业务线调整至抖音电商业务线,与小时达即时零售业务进行整合。意味着,抖音外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也并非一片坦途。

另一位在快手上有外卖配送服务的商家运营人员向Tech星球表示,短视频外卖虽然存在机遇,但要想做大也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譬如,尽管平台为他们进行了外卖功能优化,但无论是入口曝光、还是平台宣传力度,都不算大。而且,快手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其外卖相关的界面和功能还不如美团、饿了么等主营外卖的平台那样专门化和精细化,这会给商家带来操作上的不便,也可能会让用户在体验上感到繁琐。

最重要的是,快手缺乏自营的配送体系。快手在配送方面,短时间内尚无法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匹敌。缺乏成熟的自有配送团队,或与大型配送企业的深度合作,可能导致配送效率不稳定,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影响商家的口碑。

此外,外卖履约售后链路较长,若遇到餐损、以及未按规定时间送达情况,最终的责任还是回落到商家身上,解决售后问题等,商家的成本无形增大。

对于快手而言,要做好外卖这门生意,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来源|Tech星球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