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出货量、销量不应混为一谈!海信营销走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锌媒体报道

在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海信再次出现了,这已经是海信已经连续押注四届足球大赛。有消息称,卡塔尔世界杯,海信付出的代价高达1亿美元,而海信此次打出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招牌也的确赚足了人们的眼光。

在这份招牌背后,是奥维睿沃疑似为海信量身打造的“真实”数据报告:海信2022年前十月全球电视出货量1960万台,同比增长18%,首次进入全球第二。之所以说疑似量身打造,是因为通常这种统计宣传上市公司的数据节点多为年报、半年报或季报统计,这种非常规节点普遍被视为企业客户投放排名。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深入查询了权威统计机构的常规数据报告,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猫腻。以全球权威市场监测公司Omdia为例,其早些时候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球电视销量报告显示,在销量排名方面三星以21%位居榜首,随后依次是LG(12.3%)、TCL(11.1%)、海信(9.5%)、小米(6.4%)。



而其最新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电视销量排名如下,三星电子仍以 20.2% 位居榜首,之后依次是 LG 电子(12%)、TCL(11.7%)、海信(10.1%)、小米(6.5%)。如果将Omdia的相关数据报告往前推演,我们会发现,海信从2019开始到2022年9月,从来都不是全球销量最好的国产电视品牌,堪称“千年老二”,“中国第一”对于海信来说从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QQ图片20221130142306.jpg


从Omdia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全球电视市场中,各大品牌排名一直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前三季度海信仍然处于全球第四、中国第二,那么海信是如何一个月内冲到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呢?即便把这个时间节点拉到第二季度,4个月的时间海信就可以成为世界第一,那么一定是创造了几乎不可能的行业神话。

进一步探究我们会发现奥维睿沃和Omdia的数据中存在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出货量”。海信利用消费者大多数为非专业人士的特性,将“出货量”混淆为“销量”来误导消费者。要知道出货量并非产品的实际产量,而销售量也并不等于出货量,前者更多代表企业生产量,库存积压也包括其中,后者则特指完成销售闭环,消费者结束买单。



事实上,海信自身也并非不清楚目前的企业现状,但是为了更好的做好营销、保证自己的世界排名,之前就收购了因为投资失败、财务造假而没落的东芝,而且仅仅是40年的品牌使用权,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要知道海信当年就因为收购夏普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最后夏普还花落富士康,再次收购东芝这种负资产无异于饮鸩止渴。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电视行业需要强大的显示技术支持,随着现如今大量智能设备的普及,传统电视能够延伸的新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海信显然没有意识到行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与产品的双层突破,仍旧在技术上依赖于供应链企业,在产品上拾人牙慧,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在常规液晶电视无人买单、激光电视销量下滑的双重困境下,海信显然有些自乱阵脚了。



事实上,海信长期沉迷于品牌营销,甚至不惜用虚假宣传造势、用一般消费者不熟悉的概念混淆视听、用收购负资产企业维持排名脸面,这些行为都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中国企业该做的操作,此次被掀开遮羞布,也为那些披着“中国制造”、实则沉迷营销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好的企业,应当以技术、产品为核心,自吹自擂的营销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