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共享单车瘦身是合理回归

锌媒体

  笔者注意到近日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两个数据:一是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二是2022年北京中心城区共享单车数量缩减至66.06万辆。这一升一减耐人寻味。

  共享单车方便、经济、实用,在推动城市绿色出行上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在已成为部分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首选。城市绿色出行率是一个综合指标,绿色出行不等于自行车出行,还包括公交、地铁等。自行车出行面向的主要是市民3公里左右的生活和工作出行,而公交、地铁等承担了城市绝大部分交通出行。以北京为例,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是200多万人次,而日均乘座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则超过2000万人次。

  共享单车数量多,并不代表能够提升城市绿色出行率。相反,如果管理缺位,还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2017年,共享单车发展高峰时,北京达到235万辆,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烦恼。由于自行车停放点不足,,人行道、机动车道、地铁口、公交站周边等停满了自行车。停车地点远,不方便,乱停乱放乱占严重,成为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一大顽疾。

  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是城市绿色出行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共享单车数量与日均骑行量并不成正比,如北京市2019年为90多万辆,日均骑行量约127万人次;2022年上半年,共享单车数量不足90万辆,而日均骑行量达到231万多人次。由此可见,共享单车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为佳。

  少则不足,多则有余。笔者认为,共享单车瘦身,适当减少数量,是一种合理回归。共享单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质不在量,需要科学研判,保持适当的投放数量,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网站公布了《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周边空间不足的,应首先取消两侧50米至100米范围内路内机动车停车位,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这是一项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重大举措。笔者建议,共享单车相关企业应借这一契机,积极主动配合开展工作,科学选址布局,合理扩容停车场所,化解供求不畅、停车距离远的矛盾,方便停车用车。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