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影视公司都是如何转型过冬的?

格雨

“哎,这家媒体咋还开起微店来了?”

“呦,影视公司咋还开启培训班了?”

“喂,大家咋都转行了?”

2018年上半年之前,谁也不会想到影视行业会走到下半场,遭遇重新洗牌:一大批中小型影视公司为了生存,业务被迫转型;还有一部分影视企业,在影视行业再无踪影。

非常时期,如果中小型影视企业不转变经营思路,重新规划业务方向,只能是坐吃山空,死路一条。

影视寒冬,损失最大的必然是影视头部企业:市值缩水,行业看空。然而,因为头部企业本身多年积累的资本在那里,即使日子变得举步维艰,但仍可以勉强度日,且风险防御能力非同小可,纵使壮士断腕(业务调整),依然有其它业务板块为其盈利,持续续航。

但是对于中小型影视企业而言,行业根基较薄,1、2部影片的亏损可能就足以让这家公司不复存在。

因此,选择留在影视行业的中小型影视公司业务大多发生了变化,有的将原本重心为制宣发的业务转向影视教育,有的则开辟了一条新的业务线。

而那些选择脱离影视行业的企业,则开始在新的领域摸爬滚打,重新开始······那么,它们转型后的发展如何?待影视行业回春,它们还会回来吗?且,它们还回得来吗?

影视公司选择的几种业务转型类型

由于体量不大,中小型影视公司抵御风险能力有限,但换个角度思考,体量不大的企业因为动作灵活,更容易操控、转型。

之前,曾在影视领域深耕的中小型企业,便是利用自己的灵活特点很快完成了业务转型。

选择业务转型的影视公司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转型后的业务仍属影视行业;另一种则是完全与影视行业毫不相关。

先说第一种业务发生转型的影视公司。

比如,在国产恐怖类型片中颇有建树的北京菲尔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于政策对恐怖题材的收紧,致使此类影片积压,新的恐怖题材影视项目又不被审查通过,该公司只能另辟蹊径,转向对儿童影视教育领域的业务拓展。

▲曾以制宣发恐怖类型影片的影视公司业务转向儿童影视教育

以制宣发为主营业务的北京菲尔幕文化公司,其实在业务转型方面并不彻底。这一类型的公司,它们很多在当前仍保留核心业务,转型的业务或是说新开辟的业务仅是跟随市场风向、规避风险的保守投入,大多不会影响到核心业务的发展。

再如某边缘型影视公司,由于核心业务颗粒无收,而老板对影视行业情有独钟,誓不退圈,硬是凭借自己多年在行业里结识的人脉和资源,打通与政府的关系。业务开始向承办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如XX国际电影节转移。然后,为片方和资方或是院线等不同影视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化身第三方,以赚差价为生。

还有的影视公司,之前核心业务以服务影视行业为主,转型后的业务则是在之前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触角触达其它领域。

例如影视行业中某知名媒体平台。在影视行业大火时,其靠文章内容收取广告费就足以养活整个团队。但是当下影视行业不景气,该媒体平台依靠广告费过活的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因此,这一平台便开始转换经营套路,利用自己的现有渠道优势,并结合老板家庭背景,为自己的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业务——化身电商,售卖商品。完成业务跨界。

其实,转型后的业务仍在影视行业的影视公司,之前的业务虽受影响 ,但并不致死。而有些选择直接脱离影视行业的影视公司,大多是真的没有转型的余地,和经营下去的财力了。

比如曾以电影测评和市场观众调研为主要业务的一家影视调研公司,因为实在没有影片可接,且和存在同业竞争的某影视调研公司存在龃龉,互相诋毁,导致片方对其充满意见,无片可接。所以不得不转型到其它行业,如成人教育领域。还有的投身到区块链的热潮中,买矿机专心挖矿;或是盘下一家餐厅、开一家美甲店······彻底转型的影视公司,业务实在五花八门。

这些业务转型后的影视企业是否真的避开了影视寒冬?现下,并不好轻下结论。

转型后的影视公司活得如何?

不久之前,赵本山针对“大环境言论”的一番话被推上热搜: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就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此话用在影视寒冬,业务被迫发生转型的影视公司身上并不违和。

很多面临业务转型的影视公司大多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那些全面退出行业、工作人员5人以下的公司,在影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时,它们吃着行业的红利,自身的业务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加强,对于企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前瞻性,以至于等到寒冬到来,完全不具备抵御严寒的能力。

不过,一体两面,有些问题仍需要辩证看待。就像有的影视企业业务转型确实和相关政策的收紧有关,还有的则是因为处于产业链下游,受环境影响接不到项目,不得不转向其它业务,毕竟要活着。

这些转型后的企业,一方面新的业务的确为部分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盈利,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发现,其实它们开辟的新业务在这个领域的号召力仍十分有限,大多并不具备长远的发展前景。而且,最开始它们进入这个领域也是机会主义作祟,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业务追求短平快,抵御风险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加强,随时面临崩塌。

拿上文提到的利用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承办多场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的公司来说。虽然承办政府的活动需要朝中有人,但因为有关部门的调性,企业与其沟通成本着实不低。

同时,因为官场存在太多变动,,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某些位置上的人负责的事物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和政府的合作结果。而且,随着有关部门负责人工作年限将至,到了退休的年龄,负责的业务被他人接管,这也导致该影视企业依靠人脉发展起来的业务,后续发展乏力,充满不确定性,随时需要第二次转型。

还有前文所讲的利用渠道优势开通电商业务的影视媒体平台,由于售卖的产品和平台的受众存在差异,即受众群并非产品的购买主体,这也导致该公司向电商业务发展引流失败,业绩不佳。当前,再去看这一家微店经营情况,发现微店中所有商品都已经下架。

而再去看投身区块链的影视公司,如今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难寻踪迹。曾以电影市场调研为主的影视公司在进入成人教育领域后,仍处于摸索和适应阶段,毕竟进入全新领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需要对新的业务重新认识。不过,成人教育是一个新的风口,市场需求旺盛,盈利可观,很有发展前景。

对于影视行业的相关教育、培训的业务而言,这几年颇受政府支持和外界欢迎,并且对于影视行业后续的核心业务回归也大有裨益。

比如,2010年之前,国内知名的国漫制作公司若森数字曾一度陷入财务危机,企业不仅靠团队抵押房产来支持运转,还为了增加收入,开始办学授课、做教学内容研发。不过,开辟教育业务让若森后续受益匪浅。当时,开辟影视教育业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若森现金流问题,还因为对影视内容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壮大了若森的后备力量。

整体来说,需要业务转型的中小型影视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下受到抑制,而业务发生转型之后,其实也并非顺风顺水,迎来新的盈利拐点,这与大环境有关,也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心态息息相关。

待行业回春,这些公司还会回来吗?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被经营者赋予人格的企业亦然。

待影视行业回暖度过低谷,无论之前曾经历过业务转型的影视企业是否会回归本位,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新的入局者、投机者再次卷土重来。

之前离开影视业务的影视公司,或许回来后发展再上一层楼,也有可能因为行业的升级,那些离开的企业再也回不来了。

北京菲尔幕文化告诉一起拍电影,由于政策原因,公司对恐怖题材影片处于清库存阶段,并没有启动新的项目。但是,只要政策有所松动,并明确方向,该公司还是会继续在国产恐怖题材这一领域耕耘、创作。

对于恐怖题材影片,北京菲尔幕拥有非常成熟的制宣发经验,并且在国内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名列前茅,上下游资源丰富,这些也是该公司不会轻易放弃这一业务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未来能够回到这一业务领域的底气。

还有的影视公司想要回来,但现实可能早已不再允许。

拿电影测评和观众调研这一电影服务来说,当下确实业务遇冷,不过头部调研公司仍有利可图,而其它同样提供此类服务的影视公司可能就面临着无片可接的窘境。如果他们选择坚持,则要支付庞大的经营开支却毫无所获;如果选择转型,则可能失去之前团队沟通的项目合作机会和市场未饱和下获得的行业地位。

而且,如果打算待到影视行业好转,再重新进入这一行业,很有可能门槛变高,之前的竞争对手发展的更为壮大,市场蛋糕被瓜分完毕,大展拳脚的梦想变成妄想。

另外,有的影视公司未来能否回到之前的状态存在未知数,而当下它们新开辟的业务能否帮助其度过这一寒冬,也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所谓的影视寒冬就是一个泡沫出清的阶段。在这期间,行业大方向是把优秀的公司、专业的人才留下,将曾在这个行业野蛮生长阶段浑水摸鱼、毫无建树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淘汰掉。即如《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所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当影视行业经过调整整顿后,行业准入门槛必然变高,吸引的人才素质也会更高、能力更强。而那些秉持投机倒把心理的人可能再想挖影视行业墙角,浑水摸鱼吃影视行业红利的几率也会变得少之又少。

待影视行业回春,整个行业的风气和调性必然会与以往有所不同,发生巨大变化,这也正是这个寒冬的价值。而最终,那些还会回到这个行业的影视公司,也将会是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的有存在价值的影视企业,当然也是被市场欢迎的对象。

希望待到影视行业回暖,那些重回业务的影视企业可以做大做强,加大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开拓更多的业务。

而当下,借用若森数字的《画江湖之侠岚》中台词作结,并与仍然坚持在影视行业、对影视行业充满希望的同人共勉:光芒总会暗淡,星辰也终将陨落,但是在暗淡的光芒背后,定将是更夺目的星光!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