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盒马“标签门”背后:蔬菜从散卖进化到包装引发的争议

锌媒体报道

生鲜产品标签日期被更改,在过去曾多次引发人们的关注。这次“标签门”事件出现在了盒马。

 近日,有消费者在店内看见工作人员给胡萝卜换标签,新标签比老标签晚了好几天。此事戳中人们在食品安全上的脆弱心理,立刻引起了对“超市把过期食品翻新标签再买”的担忧。

 一片争议中,真正的问题被忽视了。实际上,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买菜时更多靠经验判断新鲜度,商家也同样是凭经验判断是继续销售还是下架报损。因为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短,生产环节也非常分散,所以本身没有“生产日期”的说法,也没有保质期的要求,自然也不存在过期问题。

 此事引发大规模争议,根本原因在于,盒马将一般称重散卖的蔬菜,变成小包装售卖,标签标注就成了一个问题。那么其中究竟所为何来?

“包装日期”究竟是什么意思?

 根据媒体报道,消费者方先生曝光的标签上可以看见,写着“包装日期”的字样。

 有超市从业者表示,他个人认为换“包装日期”的标签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是“包装日期”,而非“生产日期”,只要产品本身没问题,更换包装时换上新的标签也未尝不可。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则表示,“比如蔬菜,如果不是农田直采,而是经过数道经销商,那么何日采摘的‘生产日期’无从知晓”,许多商家使用的是“包装日期”,这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

 他注意到,市场上如今一些超市中售卖的“净菜”,生产日期和包装日期往往标注的是当天,但实际上这些蔬菜的保质期却要更长,“比如一种菜,可以卖一星期不会坏,但不排除有的超市为了让菜看上去更新鲜,就把标签日期标成‘当天’。”

 但是,顾振华强调,既然选择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后销售,就应该依法对农产品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且一旦形成了标签,就不能随意改变。

 此次事件与其说是食品安全问题,不如说是蔬菜改为小包装售卖后,标签使用的规范问题。相较于散装称重售卖的完全靠经验,小包装蔬菜给了消费者更方便、更透明的选择,仍然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在重新包装时就应该保留原有标签,避免误导消费者。

该修订标签操作标准的不只是盒马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方便购买使用、干净整洁的包装蔬菜,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关监管部门,也曾尝试超市生鲜食品包装的问题加以规范。

 2015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超市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标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在当时被称为超市卖生鲜的“最严新规”,其中就有要求“超市经营者不得将生鲜食品的包装日期代替生产日期”等规定,但当时有媒体报道,不少超市反映“落实有难度”。

 原因是,国内生鲜农产品生产分散,流通体系复杂,绝大多数产品根本无法实现对生产流通信息的记录。这份征求意见稿随后只能搁置。

 盒马在回应中表示,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门店自查,并在一周内修订完成更细致的操作标准,如果包装破损需要重新包,应当保留原标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规范之前,这个做法倒不失为一个暂行的规范,即将能获知的信息明确展示出来,并在售出或报损之前,禁止更改。

食品溯源:根本解决之道

 想要从根源上杜绝“标签门”事件再度发生,除了依靠企业落实责任,零售商与农场建立直采体系,并合作建设生鲜产品的全流程溯源,有望解决生鲜农产品的这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进步,产业链上下游被逐步理顺,已出现优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溯源的范例。在上游,生产端将农产品的生长、采摘信息数字化,流通过程通过直采体系减少环节,并对运输、上架的每个节点进行记录,最终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查看产品全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的信息。

 这样,生鲜农产品也可以拥有自己的采摘日期、上市日期,包装日期不再有任何意义。销售商的标签得以规范,而且再怎么更换标签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盒马自己就一直宣称,通过农业基地直采,可以实现部分农产品的动态溯源,在盒马门店也有部分商品可以扫码查看溯源信息。但是很明显,它还做不到100%的覆盖,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