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剖宫产还是顺产,该由谁做选择?

许易

最近有一起医患事件,某产妇家属因为44岁的产妇能否剖腹产的问题,两次殴打医生。

新闻截图 | 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所以,什么情况需要剖宫产呢?我想先厘清一下概念。

顺产是一种“正常分娩”方式。以前,不太久的以前,我们的祖辈们在自己家里、田地都能完成这个过程。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分娩过程中的消毒、新生儿保健、并发症处理等问题,所以产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都大大提高。顺产不是医务人员帮你把孩子生出来,还是产妇自己生,只不过医务人员和医院环境能够让这个过程更顺利、更安全、更舒适。

剖宫产则通常是对“难产”的一种处理方式,是其他方法用了都不见效,或者其他方法风险较大时才考虑使用的处理方式。难产是指这样的情况:自己生生不下来,如果非要坚持自然分娩的话,对宝宝不好或者对妈妈不好。

为什么能生就别剖?

自然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医生其实最希望“顺其自然”了,只有不得不为的时候才逆天命而为之。比如大多数感冒是不需要吃药的,这一点我们的读者应该早已心知肚明了。

剖宫产要“开刀”,也就是打开解剖结构。虽然对产科医生来说这算是比较简单的手术(麻醉成功后10~20分钟就能出孩子了),但毕竟要把人体打开、再恢复,这个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不影响到正常解剖结构,造成以后的问题。比如不能确定子宫的缝合口究竟多久能完全愈合,剖宫产后如果不小心怀孕了造成瘢痕妊娠,这可是宫外孕的一种。

剖宫产必须麻醉,而麻醉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又会有麻醉相关的风险。比如麻醉前多少小时不能吃东西,以免麻醉过程中呕吐窒息;麻醉后又不能马上吃东西,要等肠道活动恢复了再吃,避免肠梗阻。

以上都为分娩这件自然的事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谁来选择生or剖?

当然是医生。

非常遗憾,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个鸿沟。没学过医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知之甚少,对分娩的过程分几个阶段毫无概念,对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两眼一抹黑。医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步骤和可能性向普通患者解释清楚。

医生通过采集病史和各种检查来了解病人情况,综合自己的经验和手头能用到的资源(包括什么时候有手术室)来提供方案,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方案、做好备案。所以现实操作中,“顺转剖”或者“上了手术台结果自己生了”都是有的。你可以岁月静好,是有人在帮你负重前行。

图 | Pixabay

下面我会列出不得不剖宫产的一些常见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指征”,让大家有个基本概念。但这并不是一篇临床专业文章,还没有涵盖临床会遇到的全部情况,或各种情况中的复杂细节。只是希望略略替临床医务人员分担一点信息工作,但不代表你可以用这点儿知识去和医生谈判。

妈妈的原因造成的难产

(1)骨盆异常

比如骨盆入口狭窄。这个包括相对狭窄和绝对狭窄,也叫头盆不称。

绝对狭窄常见于体型娇小的产妇。相对狭窄往往是因为胎儿太大了,尤其是胎头太大了。虽然胎儿的头骨还有一定被挤压的余地,,但这个“余地”终究是有限的。

胎头也是骨头,骨盆也是骨头,骨盆还是一个立体结构,胎头并不是直上直下的。绝对狭窄的情况下,胎头往往是无法入盆的,就是阴道这个自然分娩的口子,宝宝根本走不了。在没有剖宫产手术的年代,真的只能一尸两命了。老舍先生的作品《抱孙》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位胎儿养得太肥而不得不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对于这一类的产妇真是“救命恩人”。相对狭窄往往是可以试产的,试产不成功再“顺转剖”。

除了骨盆入口狭窄,骨盆因素还包括其他平面的狭窄和畸形等。

骨盆入口平面 | Wikimedia Commons

(2)软产道异常

比如1年内有过剖宫产史的,医生会担心在试产过程中宫缩强度过大,造成子宫破裂。这种情况下想试的也可以试试,但不会允许试太长时间,一般也不会使用催产素等药物。

(3)妊娠并发症

这种情况下,择期手术更为安全。

最常见的就是妊娠期高血压。如果孕妇的血压控制得很好,也是可以尝试自然分娩的。但如果血压控制得不好,就要在血压控制得还算满意的时候赶紧剖出来,因为胎儿对孕妇是个蛮大的负担,分娩过程也是个刺激,如果造成血压升高、产妇子痫,那就麻烦了。

其他并发症也是同理,高度近视也属于此类。

(4)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位置过低,挡在了胎头下降的路上。这一方面会造成胎儿无法顺利下降产出,另一方面会造成胎盘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剥脱并影响子宫收缩而造成大出血。

正常的胎盘位置和前置胎盘位置 | Wikimedia Commons

胎盘早剥常见于孕妇受到外力作用时,比如跌撞伤。正常来说,胎盘应该在胎儿娩出后半小时左右娩出。因为胎儿的所有氧气和营养都来自附着在母亲子宫壁上的胎盘,一旦胎盘脱落,意味着胎儿不再能得到氧气和营养。所以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剖宫产。

宝宝的原因造成的难产

(1)胎儿宫内窘迫

这是最最常见的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缺氧了。这个缺氧的原因未必能预知,但缺氧的情况却是用胎心记录仪可以发现的。胎儿心率过低或过高,或者缺乏正常的波形,都要考虑缺氧的存在。缺氧如果得不到改善,对大脑会有不可逆的损伤。所以,一旦观察到胎儿宫内窘迫的存在、给妈妈吸氧或其他医疗手段无法改善、短期内无法通过自然分娩令胎儿娩出,就要立刻剖宫产了。

(2)产程停滞

顺转剖真的是令产妇和医务人员都很伤心的一件事情。

有时是因为产程乏力,不管产妇怎么吃喝、家属怎么鼓劲、医务人员怎么帮忙“压肚子”,就是出不来,那为了避免产程过长胎儿缺氧——也为了避免产妇疲劳,容易产后出血——也只能转剖。分娩过的产妇都知道,整个过程中是一直有胎心监测的,如果能坚持当然最好,所以孕期保持适当体重和体力很重要。

有时是因为胎位,其中最最痛苦的一种叫“持续性枕后位”(POP),大概就是宝宝在产道里梗着脖子转不过来。近期才发现,松鼠会的陈复加小姐、微博上的“桃子妈”(@Fujiaa),就因为这个POP,生了30多个小时,这如果在国内肯定就剖了。

图 | Pixabay

其他原因造成的难产

其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种往往就不是“不剖会死”的情况了,更多是从人文关怀等角度出发。举几个例子吧。

(1)胎儿珍贵

比如之前已经有过多次流产史,或者胎儿是IVF(试管婴儿)获得。

(2)高龄初产

可能生起来特别费劲。

(3)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能不能进行自然分娩要看宝宝的位置,如果妈妈愿意尝试当然也是可以试着自然分娩的。

(4)过期妊娠

医学上把足月妊娠定义为37周到42周,一般我们不会让产妇超过42周,否则担心发生胎盘老化、胎死宫内等问题。所以,如果足月产妇用其他催产方式依然不能发动规律宫缩进入产程,也就不再等待,而用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妊娠。

怕疼能要求做剖宫产吗?

这种情况下,解决疼痛问题更合适的方式其实是无痛分娩。

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疼痛的问题。剖宫产后,许多产妇的宫缩痛和切口处疼痛有时并不比顺产的疼痛轻。要缓解这些疼痛,也需要专业医师用药。然而,由于国内医院普遍缺少麻醉医生,也缺少对产妇的疼痛管理,许多剖宫产的产妇也不得不在产后忍耐剧烈的疼痛。

不管是从减轻疼痛的角度,还是从产妇恢复的角度,无痛分娩都胜过剖宫产。希望在大家的呼吁下,能有更多医院开展无痛分娩,有更多麻醉医师为产妇减轻痛苦。

图 | Tom Adriaenssen/Wikimedia Commons

另外,充实自己的知识,知道分娩的大概过程,消除对未知的恐惧,会增加你自然分娩的信心,减轻你的焦虑。

现代医学是用来解决问题,不是用来制造问题的。医生做的所有决策,都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请和医生一起解决问题,不要成为医生的问题,否则以后大家遇到问题就麻烦啦。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