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观点

·

IPO上会审核只有35%的通过率?“只荐不保”成就不了金牌保代

锌媒体报道

又是一年IPO“大年”,但对于投行而言,开心不起来。

1月23日审7否6再度刷新否决家数的历史记录,截至1月24日IPO过会率低至35%。

在屡屡关闸或限量放行后,2017年IPO发行终步入常态化,但监管核心思想却发生了变化,监管层一手抓速度,一手抓质量。尤其新一届发审委上任,铁面审核,让IPO圈内“人心惶惶”。

35%过会率,是监管层任性变脸,还是投行质量下滑?

此前有保代反馈,新发审委的监管尺度大幅收紧,审核逻辑与以往不连续,让投行处于被动状态。

笔者认为,投行思路确实该改。

投行保荐上市项目,究竟是迎合监管要求,还是真正要提升资本市场质量。

在前者的思路下,会衍生一系列乱象。比如过去监管思路注重可持续盈利能力,投行花心思提升企业利润规模,以业绩掩盖其他瑕疵;有的甚至帮助企业虚增利润美化报表。再比如在报告期内一边卡位一边规范,上会前突击整改以符合监管标准。

近年来,资本市场多家上市公司出现“黑天鹅”,暴露出的风险问题或许在IPO时就能发现端倪。比如大股东频繁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违规担保;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最终是中小投资者为此“埋单”。这一系列均涉及“内控制度”,而企业的内控制度在过去却从来不被保荐机构重视。

投行申报质量下降也是近期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对于23日审7否6的结果,一名研究招股说明书的投行人士表示,当天审核的企业“硬伤”颇多,大面积被否在预期之内。

投行质量下滑体现在,第一,“老人”出走,从业人员年轻化,新人未经过系统性训练。以2017年某家IPO项目上会为例,签字保代之一是在2017年同年才获保代证书,最终该项目未获通过,专业能力可见一斑。

第二,过去IPO业务大步发展,内核和合规风控较项目组而言,话语权小,亦不独立,内核流程容易流于形式。近期多个IPO项目的反馈意见显示,招股说明书披露质量太差,这是在过去IPO大发展时代未曾出现过的。

在严格监管的IPO时代,投行风控被强化,尽职调查的程序与次数增加,一度令业内人士反感。

笔者认为,监管思路与时俱进,审核标准持续优化,从过去注重可持续盈利能力,到如今多角度从严审核,是进步的表现,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提出,证券公司要真正履行勤勉尽责等责任,从源头上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不能“只荐不保”、一上了之。

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能否在监管的引导下,回归“保荐”的初心,是每个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向作者提问

  • 最新评论

游客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